语文教学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语文教学网 > 知识 > 正文

目录

1,哪位大神知道这是什么植物????

哪位大神知道这是什么植物????

看图有点像酒瓶兰
酒瓶兰(学名:Beaucarnea recurvata Lem.)是龙舌兰科,酒瓶兰属观叶常绿小乔木。盆栽种植的一般0.5-1.0米。其地下根肉质,茎干直立,状似酒瓶;膨大茎干具有厚木栓层的树皮,呈灰白色或褐色。叶着生于茎于顶端,细长线状,革质而下垂,叶缘具细锯齿。老株表皮会龟裂,状似龟甲,颇具特色。叶线形,全缘或细齿缘,软垂状,开花白色。

2,哪位大神认识,这是什么树,从山上挖来的

雀梅雀梅自古以来就是制作盆景的重要材料,素有盆景“七贤”之一的美称。雀梅在园林中可用作绿篱、垂直绿化材料,也适合配置于山石中。雀梅属鼠李科,根干自然奇特,树姿苍劲古雅,是中国树桩盆景主要树种之一,为岭南盆景中的五大名树之一,也是中国入世后出口美国的盆景植物之一。雀梅果可食、味酸甜,故名酸梅果,嫩叶可代茶。雀梅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省,日本和印度也有分布,为亚热带适生树种。

3,路边开的花,叫什么花?红色的,小时候,常摘来往花的末端用嘴一吸,会甜甜。最好,发个图上来,让我看看

一串红。 一串红的介绍: 一串红又名爆仗红,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一串红花序修长,色红鲜艳,花期又长,适应性强,为中国城市和园林中最普遍栽培的草本花卉。近年来,国外在鼠尾属观赏植物的应用上有了新的发展,红花鼠尾草(朱唇)、粉萼鼠尾草(一串蓝)均已培育出许多新品种。中国也已引种并进行小批量的生产,在城市景观布置上已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4,我在网上见到一张很好的照片,计划放大为巨幅广告,如果不出现马赛克和模糊状,将如何处理呢?

如果这个图像只有25个像素,那么你稍微一放大,就显示出了马赛克化。如果你有2500你就可以再大一些才出现问题。那么,如果那张照片所包含的像素量无法达到你的放大量,可以这么考虑,在一定距离外,看不出像素化是允许的,比如我们看到的大广告,不会有人用1600DPI的分辨率去打印的,因为我们在10米之外是看不清的。但是在自己的照片打印中,我们会用更高的分辨率。PHOTOSHOP可以在尺寸放大后,利用锐化,CLONE,来把一些需要的细节复制到放大的区域中,比如汗毛,睫毛等等,也可以用模糊工具对放大了的像素进行柔化。但是这通常不是专业化的做法,最好还是有高像素值的原文件。

5,请问这种中药叫什么名字?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又叫黄蒿,是菊科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在国内各省。为中国传统中草药。其有效成分—青蒿素在抗疟方面与传统的奎宁类抗疟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在青蒿素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多种衍生物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青蒿琥酯(Artesunate)、蒿甲醚(Artemether)、蒿乙醚(Arteether),均有抗疟、抗孕、抗纤维化、抗血吸虫、抗弓形虫、抗心律失常和肿瘤细胞毒性等作用。目前青蒿素用于疟疾防治的价值已被人类认识和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青蒿素的复方制剂列为国际上防治疟疾的首选药物。

6,请问有谁知道这种植物的名字(见附图)? 房东家说是好中草药。望有识之士解答,不胜感激。。。

狼尾蕨又名龙爪蕨、兔脚蕨,骨碎补科骨碎补属植物。根茎裸露在外,肉质,粗约6-12厘米,表面贴伏着褐色鳞片与毛,如同兔脚,花农因此称它为兔脚蕨或狼尾蕨。
其叶形优美,形态潇洒,根状茎和叶都具极高的观赏价值,是非常流行的室内观赏蕨类;也可以作为景观植物配植于假山岩石边。其根状茎还能入药,有祛风除湿,清热凉血的功效。

7,这叫什么植物?

图片植物为红背椒草,多肉的一种 红背椒草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宜温暖、干燥的半阴环境,耐干旱,不耐寒,忌烈日曝晒和过分荫蔽,在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生长良好。 红背椒草生长适温18~28℃,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注意浇水宁少勿多,否则会因土壤过湿引起根部腐烂。对空气湿度要求不高,能在干燥的居室内正常生长,知果时常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向植株喷洒,稍微增加一点空气湿度,可使红背椒草生长繁茂,叶色光亮,更具生机。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夏季高温时将红背椒草移至通风凉爽处养护,避免强光直射和闷热潮湿。冬季要求有充足的阳光,节制浇水,10℃以上可安全越冬。每1~2年的春季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含腐殖质丰富,并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可用翠姆菌肥疏松土壤,对土壤进行消毒。可用腐叶土3份、粗沙或蛙石2份、园土1份的混合土栽种,并掺入少量腐熟的马粪等作基肥。 红背椒草的繁殖可在生长季节取健壮的肉质茎。稍晾1~2天后,在粗沙或蛆石中进行扦插,插后保持盆土半干,很容易生根。用充实成熟的肉质叶扦插,其基部也会长出新芽,但幼苗生长缓慢,管理要谨慎。

8,求教图片中这种蕨类植物的名称

狼尾蕨又名龙爪蕨、兔脚蕨,骨碎补科骨碎补属植物。根茎裸露在外,肉质,粗约6-12厘米,表面贴伏着褐色鳞片与毛,如同兔脚,花农因此称它为兔脚蕨或狼尾蕨。
其叶形优美,形态潇洒,根状茎和叶都具极高的观赏价值,是非常流行的室内观赏蕨类;也可以作为景观植物配植于假山岩石边。其根状茎还能入药,有祛风除湿,清热凉血的功效。

9,求一种蕨类植物的名字?

很高兴您对蕨类植物感兴趣! 这种蕨和大多数凤尾蕨科植物一样,是我国常见的蕨类,但是它并不属于凤尾蕨。它属于金星蕨科毛蕨属,因为蕨类植物的鉴定需要参考它的营养叶和孢子叶的形状,以及孢子的形态、根状茎等因素(也有我水平因素),所以我不很肯定具体是哪种。不过根据你描述的植株大小,我觉得可能是高大毛蕨。 种类特征:分类系统:蕨类植物 >> 科: Thelypteridaceae >> 属:毛蕨属 Cyclosorus >> 种:高大毛蕨 C. excelsior 植株高达140厘米以上。根状茎横走,顶端及叶柄基部被褐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50厘米,粗约3毫米,淡棕禾秆色,基部以上密生短柔毛;叶片45—95厘米,中部宽21—30厘米,长圆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并羽裂,基部略变狭,二回羽裂;羽片24—25对,无柄,互生,斜向上;基部一对略缩短,中部羽片长11—16厘米,中部宽1.6—1.8厘米,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并呈短尾状,基部近截形,略不对称,上侧稍突出,羽裂达1/2,裂片20—30对,斜上,长5—6毫米,宽3—4毫米,长圆形,顶端钝或钝尖,全缘。叶脉两面可见,侧脉斜上,每裂片6—8对,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稍上处,顶端彼此交结成钝三角形网眼,并自交结点有一外行小脉伸向缺刻下的透明膜质联线,通常第二对侧脉伸达缺刻以上的叶边,偶有上侧一脉伸达缺刻,下侧一脉和第三对以上侧脉伸到缺刻上的叶边。叶草质,干后褐绿色,两面均被柔毛,脉上还混有针状毛,下面尤密并沿主脉有一二淡棕色腺体。孢子囊群小而密,圆形,生于侧脉中部,每裂片5—6对;囊群盖小,上面有疏柔毛,宿存。 [一堆专业术语,说白了就是叶子和凤尾蕨差不多厚,表面比较粗糙,有很多白色的细软的毛,其他的是说叶子的形状和孢子的分布,您看图就知道了~~] 如果您不嫌啰嗦的话,我也乐意向您介绍一下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一种凤尾蕨的特点: 它是陆生矮小蕨类植物,它的高一般在35—45厘米左右,凤尾蕨的根很粗壮,但它的茎比较短,它是直立生长的,并且有有黑褐色条状披针形鳞片。 叶二型,簇生,纸质,无毛;叶柄禾秆色,光滑;能育叶卵圆 形,长25-30厘米,宽15-20厘米,一回羽状,但中部以下的羽叶通常分叉,有时基部一对还有1-2片分离小羽片宽1-1.5厘米,边缘锐尖锯齿。孢子囊群沿羽叶顶部以下的叶缘连续分布,像一条突起的虫卵一样,孢子是褐色的,囊群盖狭条形。 凤尾蕨为凤尾蕨科的小型陆生蕨,叶二型;不育叶为一回羽状复叶,羽片条形,上部羽片基部下延,在中轴两侧形成狭翅,上部的羽片无柄,不分裂,先端渐尖,长线形,全缘,顶端的羽片最长,下部羽片常有二至三叉,羽状分裂者具小羽片数枚,长线形,小羽片在叶轴上亦下延成翅,叶脉明显,细脉由中脉羽状分出,单一或二叉分枝,直达边缘,形似凤尾,故而得名;不生孢子囊的营养叶叶片较小,2回小羽片较宽,线形或卵圆形,边缘均有锯齿,孢子囊群线形,沿孢子叶羽片下面边缘着生,孢子囊群盖稍超出叶缘,膜质。能育叶有长柄狭绒形。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井栏边阴湿处 常有生长,因此它又叫井栏边草。它的根茎短,叶簇生,叶丛小巧细柔,姿态清秀,很适合盆栽。在井栏边、石缝、墙根等阴湿处常见其踪影。 凤尾蕨全草都可以供药用,它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泻的功效、强筋活 凤尾蕨 络等效,民间多用于治痢疾和止泻。 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附上高大毛蕨的孢子叶背面的图片,叶子上的小点就是孢子囊群啦~